文汇求是 >
我和我的祖国
时间:2020-11-19 09:44:01 来源:求是学院宣传中心 作者:杜玉煊
   古代有屈原忠于国家、忠于君主楚怀王,但最后国破家亡、投江而死,发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有文天祥抗元被俘劝降,宁死不屈,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有戚继光抗击倭寇,确保沿海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抗击蒙古,保卫北疆安全并促进蒙汉和平发展,使后人发出“血战奸倭,勋垂闽浙,壮猷御虏,望著幽燕。”他们都是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大英雄。那个时代他们如此爱自己的祖国,当代的我们也要继承这样的精神。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更加爱祖国,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作为新时代的新鲜血液,我们不仅要从古代取其精华,而且还要从近代和后代甚至现代汲取营养。如今中国经济正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现代科技也使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呈现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一切繁荣都是中国人自己经过日积月累努力而得来的,是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参与中国的步步建设而得来的。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那个时代的先锋者、领导者、奉献者。
   老党员周智夫在2019年3月28日清晨溘然长逝,他的遗嘱让世人看到一位94岁老党员对信仰、忠诚和原则的坚守。1946年战争之时,22岁的周智夫任新四军淮北七分区独立四团二营四连支部书记,在战斗中,一颗子弹打中他的左肩窝,贯通右肺,又打进一位战友的小腿,战友们冒着弹雨、抬着担架把周智夫送到后方医院,又7次带他转院治疗。在当时极端简陋的医疗条件下,他捡回一条命,但落下三等甲级伤残。那个战友却牺牲了。真正让他铭记的不是自己的伤疤,而是战友的牺牲,是党没有抛弃他,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多年来他遵从党的安排,党将他安排到哪儿去工作,他就带着四个孩子和妻子搬去哪儿,由于住房紧张,家越搬越远,条件越搬越差,生活十分艰苦。后来组织安排他提前离岗后,住房、用药、用车标准从未超标,平均每年连医药费统筹年标准的一半都用不到。他节俭吃穿用度省下来共有12万,女儿将钱上交后,在病床上的他,看见党费收据时非常激动。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忠诚,什么叫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他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时间的长河里,他结草衔环,饮水思源,陪着中国成长。
   老专家邓稼先是中国伟大的“两弹元勋”之一、著名的物理学家。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到美国普渡大学留学,仅用一年多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听到中国需要他,他准备离开时,美国请求他留下来,他婉言拒绝,放弃优越的生活毅然回国。1979年在一次航投实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原子弹的碎片拿在手里仔细检验。他的妻子知道他拿了碎片,强拉邓稼先回京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也被侵入。在研制举步维艰之时,他坚持自己去装雷管。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医治无效,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妻子说:“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如果中国没有他们,如果中国没有研制出“两弹一星”,中国会怎样?中国就不会有抵御外辱的武器,中国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繁荣富强,中国就不会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而我们也不会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国家。不论是像屠呦呦这样的药学家,还是像华罗庚这样的数学家,他们默默无闻地辛苦付出,使中国因有了他们而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老教师支月英是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之一。1980年江西边远山区教师紧缺,十九岁的她不顾家人反对,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学校地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要20多里地,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她当上校长之后,为提高教学质量,开始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她总结出适合乡村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关注着每个孩子的成长发展,真心实意的对待每个孩子。村里被腐朽思想禁锢、重男轻女,不许女孩读书,她挨家挨户的去疏通引导,让村里的孩子都能读书。她不仅是一位校长,还是一位老师和保姆。到现在,她用39年的时间,在中国边远山村耕耘着她的教育之田,谱下山村老师默默无闻的优美乐章。中国边远山区、贫困地区正因为有了这些扎根农村的老师,才让知识传入深山、让孩子走出深山。少年强,则国强。培养中国深山知识分子,让中国有更多人才加持,帮助中国农村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老战士李光是遵义人,14岁参军,参加过强渡乌江、遵义战役、四渡赤水、百团大战、渡江战役等著名战役。20多年来,他走遍遵义红花岗区各个乡镇,让1699名孩子重归课堂。因为小时候没有读过书,他想让孩子实现读书梦。他回忆到在战争时,上级下发指令“佛晓前退兵”,他不识字,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才撤退,可是为时已晚,惨痛的代价让李光吃到没文化的苦头。所以从1944年开始先后捐款40多万元助孩子完成学业。他也十分重视青少年教育,多年来抱病宣讲革命历史。老人在几次手术后,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十分虚弱,长期都在腰间插着一根管子,行动很不方便。然而,只要有人需要他去讲革命故事、长征精神,就会拿出万分的热情。“我要把红军精神传承下去,让子子孙孙都永远牢记这段不朽的历史。”作为经历过中国战争时期的他,始终不忘长征精神、革命精神,向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讲述曾经艰难困苦、惊心动魄的故事。他们是在战争中保家卫国的人,他们是陪着中国茁壮成长的人。中国有此战士,定能御辱强国;我们有此战士,定能铭记历史。
   老模范黄大发贵州遵义人,36年来带领群众“修渠、致富”绝壁凿天渠,被称为“当代愚公”。因为当地缺水严重,去最近的水源挑水都要两个小时。1958年他当上大队长,许下承诺一定会让村里通水。于是指挥施工队修渠,当修到116米长时因资金、技术等原因被遗弃,可他不能食言。54岁的他向组织申请学习水利知识和开凿技术。经过多方奔走、申请,1992年修渠终于立项。年近六旬的他又当指挥又当技术员,总是冲在最前面,还亲自吊下悬崖测量。修渠期间,他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去世,他忍住伤痛,继续坚守在修渠第一线。1994年村里通水,群众将这条跨过三座大山、九个悬崖、主长7200米、支长2200米的水渠命名为“大发渠”。为带领村民致富,他还教他们养殖、种植、开垦梯田,使全村焕然一新。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邀请黄大发坐在自己身边合影。可见,中央领导人对先进模范的尊敬和关爱。先进模范是起先锋带头作用的,为全社会做出示范,引领着社会风尚。他们的引领力量是我们社会的不可缺少的力量。他们的精神引领全国人民都要自觉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践行者,国家和民族也必将拥有更加自信昂扬的精神风貌。
   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虽然他的肉体已经死亡,可是他的精神带给我们的是无穷无尽的影响和财富。“五老”诠释了“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他们的足迹踏遍中国,他们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仅是“五老”,我认为还有更多的人,为中国的繁荣复兴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我们新时期的新青年也会接下接力棒,为中国的繁荣发展奋斗终身。身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我也要陪着中国变得更加闪耀!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白云北路397号  电子邮箱:qsxy@gznu.edu.cn  邮编:550014
ICP备案号:黔ICP备1300400303号-2  版权所有: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今日IP访问量:0  今日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