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新闻传系学风建设纪实
核心提示: 6月17至6月21日,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系举办了主题为“大学之道,在学;然后有所为”的学风建设推广暨成果展。此次活动旨在呈现学生两年来读经诵典的历程,展现他们的学习成果,表扬先进,激励后学。活动主要分为“为学日新”、“学有所成”两个展区,下设展区一组、展区二组、学术讲座及学生论坛、大学生社团交流、经典晨读、文史哲知识竞赛、趣味知识竞赛及文事表演、古诗词背诵抽查八个板块内容。此次学风建设推广暨成果展获得了学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学院乃至白云校区产生较大反响,学校网站转载了相关报道。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系“阅读•体验”、“四有”、“三会”学风建设工程始于2011年10月。学风建设工程是对传统学习模式的尝试和探索,究其原则,当对专业教学构成必要补充;查其手段,须以解读中文经典为主;终其目标,必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纲。两年来,文传系学风建设普及每位同学,他们解读经典、背诵诗词、书写文章,正所谓积知以成识,固本以致用,在这一气势恢宏的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文史俊彦,在全系形成了一股良好的学习风气,经过全系师生齐心协力,集思广益,走出了一条“立足专业重内涵,多维结合出特色”的学风建设道路。
一、深化认识,提升学风建设内涵
宏观而言,文传系学风建设的意义在于践行求是学院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和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微观而言,学风建设在于提升专业内涵,形成学习氛围,打好教学能力的基础,力图在大学生人文思想培养方面取得突破。
学风建设不是无本之木的个人空想,不是独创,而源于当下高校教育中的焦点——通识教育。目前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都在探索这种方式,中山大学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严格要求中文系学生锻造读背能力。
求是学院文传系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借鉴,按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思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形成在“阅读•体验”中完成“四有”、“三会”的学风建设发展道路。具体来讲,“阅读”指广泛阅读专业书籍,诵读经典文学;“体验”指对经典文本的文化体验、审美体验和创作体验;“四有”是对学生学习路径的要求,指有基础(背诵与阅读)、有行动(持之以恒的读背)、有想法(学会思考)、有成效(学习成绩和人文素养双重提高);“三会”是指会说(说得清楚且具有艺术性)、会写(会写应用型和文学性文章)、会想(能结合实际作出合理人生规划)。
二、细化措施,完善学风建设方案
求是学院文传系学风建设伊始,就结合自身专业和实际效果积极总结经验,细化措施,不断完善实施方案,为学风建设工程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阅读•体验”学风建设工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纵深推进。
(一)经典诗文背诵。学生在读期间必背经典诗词文章达200余篇,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课程安排,分时段完成。其中大三年级的背诵篇目为初高中教材中出现的必背篇目,有效地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该项工作经过反复调整充实,形成了每月一次抽背,每学期一次竞赛的做法。
(二)经典图书阅读。《文传系学风建设实施方案》给学生开出了一百多种学生精读、延展阅读的书目。本项活动主要以“枕边经典阅读”的方式展开,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得以培养。文传系现已形成每月一次的全系读书笔记大检查制度,从中评出优秀,给予奖励。
(三)发起“师生论坛”。为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见识胸襟,除了聘请名家讲座外,还推荐优秀的学生登上讲坛,畅谈学术与读书心得。如学术名家讲座傅强先生的《中华文明复兴的进程》,汪泰陵教授的《清词的中兴》,唐定坤老师的《现代大学的兴起》、《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经典》等,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视野,而学院嘤鸣社社长陈真同学主讲《战国第一奇公子——季札》学术讲座,作为我院学生首次登台论学,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的文学热情。
(四)打造精品学术型社团。学风建设开展之初,文传系就成立“嘤鸣社”,发起每周一次的“读书沙龙”活动,社团成员由各班两到三名学习精英组成,共计五十余人。同时社团还经常对外交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建立网络争论嘤鸣社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485534182),社员定期发表作品,延展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从本学期开始,“嘤鸣社”每周引导2012级新生开展2-3次活动,每个班都有二十人以上参与,辐射面越来越广。
为全面推进学风建设工程,文传系逐步探索出多维结合、全面参与的管理模式,如学风建设与学生实习资格认定、选修课学分、课堂教学、系党团活动相结合等方式。在管理层面上,不仅要求全系老师积极参与,明确分工,还要求各班学风建设小组长全面参与月抽查背诵、检查笔记等活动。
三、强化监督,注重学风建设实效
求是学院文传系自开展学风建设以来,不断改革实施细则,严格按照实施细则执行,加强监督,注重引导。时至今日,经过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优秀个人大量涌现。学风建设助文传学子成长,他(她)们或出版个人诗文集子,或在文化活动中斩获大奖。如陈真的《沉直集》、曾平的《荆棘泪》、熊蒂斌的文学网站、张永进的古诗赋、刘宁的篆刻与诗文、武姜睿函的茶道等等,皆各具风流,各有所长。
(二)学生专业素养整体提高。文传系同学每月要背诵20多首/篇古诗词文章,在实习前就会累积200多首古诗词经典,为实习打下扎实基础。这项工作增强了学生实习与就业自信,让同学受益匪浅。每次实习回来,都会听到学生们大发感叹:“幸好经典背诵作品多,才没被学生难倒”。同时,实习学校对文传系学生总体评价颇好,称赞学生上课具有教学自信。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得益于学风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和深入实施,文传系2012、201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喜人,每年都会涌现出一批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硕士研究生的同学,像吴丽、向鹏、杨旖旎、杨绰、陈艳华、张迪、蔡雪、冷勇、安娜等,一个名字就是一个榜样。截止目前,文传系2013届毕业生有5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7人考上研究生,8人普通话达一级乙等,18人通过英语四级考试,28人进入公务员省考面试,47人在各种行政事业单位就业,69人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189人普通话达二级甲等。
四、总结经验,推进学风建设工程
2013年6月17,文传系召开了《立足专业重内涵 强化技能塑良师》学风建设调研会,就学风建设工程的开展和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教师教育职业发展方向学生师范综合技能强化训练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交流研讨。汇报共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造自身专业特色,即学风建设工程的开展及取得的成绩;二是深化实习岗前培训,提高学生教学技能,即教师教育职业发展方向“师范技能综合强化训练”的实施。学院领导和各系、各部门负责人就文传系的学风建设和岗前培训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除举办研讨会以外,文传系还在每周的办公例会上专门设立了一个板块来讨论学风建设问题,让系部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及时了解近期学风建设的开展情况,并对接下来的学风建设工作作出合理的部署。
求是学院党委书记战勇高度评价文传系学风建设工程的实施开展,他说:“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能满足于既得成绩,要不断总结好的经验,查找不足之处,及时改革,力争做得更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文传系在今后的学风建设中会继续发扬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优良作风,优化和改革具体的实施办法,力争让学风建设工程更加有特色,更加有成效,为学院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奋勇争先。(文传系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