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校国培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刘肇军发表讲话
9月23日,“国培计划(2013)”贵州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开班典礼在我院求是讲堂举行。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校国培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刘肇军,贵州省教育厅民办教育处处长宋黔萍,贵州省教育厅学前教育处处长谢旌,贵州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周玉林,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院长张静,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穆陟暄,我院党委副书记万平、副院长杨先明、李绿山出席典礼,求是学院负责此次项目的老师及159名参训教师参加典礼.典礼由我院副院长杨晓英主持。
刘肇军代表贵州师范大学全体师生欢迎各位置换研修教师的到来,并对关心和支持我校发展的教育厅及省国培项目办的领导表示感谢。
刘肇军指出,“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的重大项目,是国家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2009年以来,贵州师范大学通过教育部遴选,获得“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资质和“示范性培训项目”培训资质,圆满完成了多项“国培计划”培训任务。此次项目是通过遴选优秀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置换出幼儿骨干教师到高师院校和优质幼儿园进行脱产研修,为我省农村培养出一批幼儿园骨干教师。
刘肇军强调,由于该项目时间长达70天,要求高、任务重、操作难度大。学校为此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伍鹏程担任组长、刘校长为副组长,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学院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设立国培项目办公室。分管校长多次召开各部门、各学院协调会,从培训方案到后勤保证,从岗前培训到顶岗实习,从专家团队到质量监控,进行了全面地统筹规划、分工合作。承担培训任务的求是学院、教科院,多次召开会议总结去年培训经验,进一步了解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求,优化培训方案,更新培训内容,创新模式,完善培训团队,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一方面,为确保师范生能顶得住,学校教务处和相关学院对参与“顶岗实习”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前大练兵。通过历时3个多月的第四届学生教学技能竞赛和扎实的岗前培训,整体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应变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监控,确保实施质量。项目办通过网络评价、学员问卷、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对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
刘肇军希望承担此次培训的贵州师范大学国培项目办公室和求是学院,做好培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学员们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科学安排好培训任务、时间、研修方式、专业团队。同时,他希望学员们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及时转变从教师到学员的角色,调整心态,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在培训中积极参训,认真听讲,将自己工作中好的经验与做法带到培训中来,通过“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建立贵州师范大学与各幼儿园的联动机制,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资源共享,更好地为我省的基础教育服务,同时促进我校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达到联动双赢的目的。
随后,谢旌发表讲话,她指出此次“国培计划”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参训的学员作为农村幼儿教育的种子教师,责任重大。她要求学员们要注意几点:一是认真研习。由于此次培训机会难得,因此学员要带着目的性来学习,不仅要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还要了解相关的各项政策和要求,了解国家对教师专业的要求,以此作为学习指南;二是有效学习。学员不仅要做好学习计划,同时还需在学习中学会分辨优劣,扬长避短,收集资料,以便总结;三是深刻反思,并能够在培训期间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传达给班主任和学院。
最后,周玉林在讲话中提出,幼儿教师应该充满青春与活力。他表示,如今的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得到国家和省市的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已经不再是口号,“国培计划”已成为一次难得的机遇,进入良性的科学发展期。参加“国培计划”项目,不仅仅是为国家教育事业服务,更是为自己今后生活和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一次机会。然而,教师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省内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队伍建设也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参训的学员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他希望学员们能够抓住此次机遇,提升个人素质,严守纪律,真正的学有所获。
据悉,本次“国培计划(2013)”贵州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由贵州师范大学国培项目办公室牵头,求是学院具体承担,将坚持“为实践改进而学习,在理论学习中实践,在反思实践中学习”的培训理念,采用专家引领、专题研讨、互动交流、跟岗实训、参与体验、返岗实践等教学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观摩考察与反思体验相结合,确保能够为我省培养更多引领示范幼儿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报记者 谢竹阳 蒋泽倩/摄)
|